勠力同心 奔向小康

——记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仁和区布德镇党委

www.maomin.org     发布时间:2021-05-17     来源: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全靠镇党委政府的帮扶,我家不仅脱了贫,现在还住上了新房,种起了芒果,养了猪……日子越过越好!”这段时间,仁和区布德镇老村子村村民颜可福和妻子任甫珍吃过早饭、喂好家里的猪,就要去家里的芒果地里忙上一阵。

  脱贫攻坚以来,老村子村通过整合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美丽新村等政策,为包括颜可福家在内的9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房屋改造,让颜可福家住上了新房。在镇、村实施产业扶贫中,颜可福家开始发展芒果产业,现在家里的10多亩芒果树每年能够带来2万多元的收入。

  颜可福一家生活的改变,是布德镇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布德镇党委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等举措,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17年,省级贫困村老村子村脱贫摘帽;2018年,全镇320户1165人全部精准退出;2020年,全镇319户贫困户中,314户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万元以上、5户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000元以上,全镇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3729元,实现高标准脱贫。

  村民在地里忙碌的时候,老村子村的村第一书记王用坤和驻村工作队成员也忙着入户。在村民王应祥家中,王用坤仔细询问了他们家目前的生产生活情况,是否还存在什么困难。这些年,政府为他送去了芒果苗,帮助他发展产业。如今,王应祥家种植有5亩芒果和1亩玉米,还发展了养殖业,年收入有4万元左右。随后,王用坤和驻村工作队成员又前往刘光明家。看到在芒果地里忙碌的刘光明,王用坤等也前去帮忙。

  老村子村距离市区较远,村民售卖农产品渠道不通畅。为了拓展产品销路,驻村工作队专门建立了微信群,销售老村子村的土特产品。

  扶真贫、真扶贫。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布德镇党委坚持“一把手”负责制,深入开展镇、村两级书记遍访贫困户行动,在全镇形成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的生动局面,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由镇人大主席、专职副书记、分管扶贫的副镇长3名班子成员负责脱贫攻坚日常工作,择优选拔7名“能干事、干成事、会扶贫、真扶贫”干部职工组成扶贫专办,选派2名“政治素质好、思路办法多、干事劲头足、工作作风实”的干部担任村第一书记。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将建档立卡之外确实贫困的农村人口识别出来,把不符合条件的清退出去,切实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做到精准发力。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贫困村围绕“一低五有”,重点扶持村集体经济、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助推整村脱贫;在凉山自发迁居点开展基层治理,移风易俗,提升群众脱贫自身动力;在插花类贫困片区围绕“一超六有”,坚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甩掉“穷帽子”。制定“一户一策”,下足“绣花”功夫,按家庭成员构成情况,分别采取产业扶持、子女赡养、引导务工、教育扶贫、低保兜低等措施进行精准帮扶。同时,将扶智与扶志相结合,扎实开展政策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扶贫扶长远,长远靠产业。布德镇党委书记赵家华说:“老村子村曾是全省的贫困村,通过这几年产业扶贫,许多贫困户靠种芒果走上脱贫致富路,买了汽车,建了新房。”

  刚开始发展芒果产业时,村民们大多不知道该如何种,更不懂怎么修枝、施肥、防病虫害,没有相关技术指导。镇党委政府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邀请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芒果专家、仁和区新农学校农技员等定期开展产业技术培训。赵家华就是一名芒果种植专家,一有时间他就会走到田间地头,给村民们讲解什么时期芒果树该如何打理、如何施肥等。

  为将产业扶贫落到实处,布德镇还不断强化基本保障,精准安排落实项目。近年来,共整治塘库6处,建设道路34.52公里,建设沟渠17.8公里,其中惠及贫困户1101人。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施易地搬迁31户,危房改造115户、户厕改建258户,帮助发展种植产业2296亩,发放各类牲畜258头;发放各类民生保障资金529.23万元。

  一系列扶贫惠民举措的实施,使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2402元增长到2020年的13729元,增幅472%;贫困户芒果、花椒、桃子等种植面积从2014年的1300余亩增加到2020年的3876亩;猪、羊等养殖业出栏量从2014年的1700余头增加到2020年的3526头。

  下一步,布德镇党委将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找思路、定政策、明措施,有效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记者 王南桢)

审核: 何强   责任编辑: 王瑶